时间:2024-10-03作者:admin浏览: 次
5月8日*ST新宁公告称,持股5%的宿迁京东振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振越)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1340.06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
回顾此事,2019年京东振越受让*ST新宁10%股权,并一度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双方合作并不如预期,京东振越逐渐减持退出。
*ST新宁主营业务是以电子元器件保税仓储为基础,并为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采购与生产、销售环节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主要包括进出口货物保税仓储管理、配送方案设计与实施,以及与之相关的货运代理、进出口通关报检等综合物流服务。
对于业绩变动,*ST新宁表示,主要业务受全球3C产品消费疲软致需求下降叠加以前年度银行贷款逾期导致部分客户流失等因素综合影响,营业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但固定营业成本未能同比例下降;公司火灾涉及诉讼的赔偿款大幅增加。
2023年*ST新宁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减少38.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增大。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35万元,亏损幅度有所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因净资产为负,*ST新宁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7亿元,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同时*ST新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审计机构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及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回望过去,*ST新宁已连亏六年,营收整体下滑,在过去几年快递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逐渐走向边缘。
2021年-2023年,*ST新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0亿元、6.66亿元、4.13亿元,逐年下滑;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0.02亿元、-1.56亿元。
京东与新宁物流的故事始于2019年。彼时新宁物流公告称,京东振越通过协议受让方式获得公司2977.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交易对价3.76亿元。京东振越成为了新宁物流第二大股东,并于2020年二季度成为第一大股东。
随后,有京东系任职背景的高管入职新宁物流。2020年12月21日,新宁物流董事会选举杨海峰为公司董事长、薛颖为财务总监。其中杨海峰来自京东物流集团,薛颖为京东物流集团华东区域财务核算负责人。
彼时有市场观点认为,京东要拿下新宁物流控制权并借壳上市。这被视为对新宁物流的极大利好。
然而好景不长。仅一个多月时间,2021年1月28日新宁物流便公告称,杨海峰、薛颖同时因个人原因辞职。这被解读为二者合作关系终止的信号。
2021年6月,京东振越首次披露减持计划,随后进行多次大量减持。截至目前京东振越持股比例仅为5%,若按计划顶格减持后持股比例将降低至2%。
首先是对中国物流资产的布局。中国物流资产是国内领先的甲级物流设施供应商,其业务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的设计、开发、租赁、经营和管理。
2018年京东参与了中国物流资产的新股配售,随后不断增持。截至2022年5月,京东产发已经持有股份34.18亿股,约占中国物流资产已发行股本的98.38%,实现对后者的绝对控股。
其次,京东对德邦快递的收购是中国快递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案。2022年3月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计划收购德邦66.49%的股份,并向除德邦控股之外的其他德邦股份股东发出全面要约。到2022年9月7日,这一收购案完成,京东物流的子公司京东卓风合计控制了德邦股份7.39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1.93%。
其一,京东与苏宁、拼多多共同战略投资了易达货栈。易达货栈是一家智能快递柜服务商,专注于解决快递配送的“最后100米”问题。
其二,京东还投资了快递信息服务平台“快递100”,该平台提供快递单号、快递员、快递网点查询等服务。
其三,京东从2016年开始对达达集团进行投资,并在2020年成为其最大股东。达达集团主要提供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服务。
京东此前有着众多成功的物流领域投资案例,其行业地位更是不言而喻。如今京东再次大笔减持*ST新宁,*ST新宁前路如何,又能否扭亏?《投资快报》将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意!台风“山陀儿”有重要调整!上海天气将大转折,影响时间明确,假期这几天连续有雨
谷歌27亿美元挖走明星创始人及精英团队,Character.ai放弃AI大模型研发
亚马逊推出 2024 款 Fire HD 8 平板电脑,54.99 美元起
Oura Ring 4智能戒指发布 拥有更薄的传感器、更高的精度和更多尺寸
三星 Galaxy A56 手机跑分首曝:Exynos 1580 芯片加持